序号 | 获奖项目(成果)名称 | 获奖人 | 获奖名称 | 获奖等级 | 获奖时间 | 单位排名 |
1 | 青海湖流域生态水文过程与湿地恢复技术研究及应用 | 李小雁(1),黄永梅(6),胡霞(8) | 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| 一等奖 | 2019 | 1 |
2 | 重大自然灾害评估模型与方法体系研究及应用 | 李京(1),陈云浩(2),宫阿都(3),唐宏(5),赵祥(6),蒋卫国(8),岳建伟(9) | 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 | 特等奖 | 2019 | 1 |
3 | 复杂地表热环境定量遥感范式、理论与方法创新 | 陈云浩(1),宫阿都(8),李京(10),赵祥(13) | 测绘科技进步奖 | 一等奖 | 2019 | 1 |
4 | 黄河流域生态水文遥感监测关键技术 | 赵祥(1),宫阿都(2),谢先红(5),贾坤(6),武建军(9),李京(13) |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 | 一等奖 | 2019 | 1 |
5 | 复杂岩性油气藏生储岩系评价和预测关键技术 | 张金亮(1) |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 | 三等奖 | 2019 | 1 |
6 | 生态保护重要区域生态监管业务平台构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| 蒋卫国(5) | 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 | 二等奖 | 2019 | 2 |
7 | 土地利用/覆被变化及其生态与气候效应监测模拟关键技术 | 延晓冬(5) |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 | 二等奖 | 2019 | 2 |
8 | Geographic identification, spatial differentiation,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multifunc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: A case study of 804 typical villages in Shandong Province, China | 姜广辉(2) | 山东省三十三届社科优秀成果奖 | 三等奖 | 2019 | 2 |
9 | 半干旱黄土区土壤侵蚀机理与生态恢复景观配置关键技术及示范 | 赵文武(2),刘焱序(8) |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奖 | 二等奖 | 2019 | 3 |
10 | 农业气象遥感关键参数反演技术及应用 | 蒋玲梅(3),徐同仁(4) |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 | 一等奖 | 2019 | 3 |
11 | 综合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重大自然灾害应对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 | 史培军(1),刘连友(4),方伟华(5),王静爱(9),李宁(10) |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| 二等奖 | 2018 | 1 |
12 | 主要农作物面积多维多尺度立体统计遥感调查技术创新与应用 | 潘耀忠(1),张锦水(3),朱秀芳(5),朱文泉(7),岳建伟(8),贾坤(9) |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| 一等奖 | 2018 | 1 |
13 |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数字化监管技术研究 | 陈云浩,宫阿都,岳建伟 | 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 | 一等奖 | 2018 | 1 |
14 | 区域水土流失调查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| 刘宝元(1),邹学勇(3),谢云(5),程宏(9),符素华(11),章文波(12),殷水清(14),魏欣(15) |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奖 | 一等奖 | 2018 | 1 |
15 | 城镇化进程中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决策行为及影响因素 | 宋金平(3) | 山东省第三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| 二等奖 | 2018 | 2 |
16 | 定量遥感产品的真实性检验标准与技术体系 | 刘绍民(3) | 测绘科技进步奖 | 一等奖 | 2018 | 2 |
17 | 地表水热关键参数定量遥感反演方法研究 | 阎广建(6) |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自然科学奖) | 二等奖 | 2018 | 3 |
18 | 茶叶生产气象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| 孙睿(3) | 气象科学技术进步成果奖 | 二等奖 | 2018 | 3 |
19 | 基于遥感的冬小麦识别与长势监测关键技术与应用 | 贾坤(10) | 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 | 一等奖 | 2018 | 4 |
20 | 互联网地理空间信息探测发现与安全监管平台研制及应用 | 董卫华(10) | 测绘科技进步奖 | 特等奖 | 2018 | 5 |
21 | 草原植被遥感动态检测关键技术与应用 | 唐海萍(8) | 大北农科技奖 | 智慧农业奖(共享) | 2018 | 5 |
22 | 南方水稻灌区节水减排技术与应用 | 谢先红(6) |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科学技术进步奖) | 二等奖 | 2018 |
|
23 | 面向国土空间治理的土地利用统筹协调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 | 黄大全(4) |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| 二等奖 | 2018 |
|
24 | 非均匀下垫面地表蒸散发观测与遥感估算的理论与方法 | 刘绍民(1),徐同仁(4),徐自为(5),朱忠礼(6) |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自然科学奖) | 二等奖 | 2017 | 1 |
25 | 综合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农业保险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| 史培军(1),方伟华(3),李宁(6),王静爱(7),黄崇福(8),叶涛(9),王瑛(11),汪明(12),武建军(14),徐伟(15) |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| 二等奖 | 2017 | 1 |
26 | 城镇化趋势下中国基层社区灾害风险综合治理研究--以民政部与亚洲基金会灾害管理合作项目典型社区为例 | 王玉海(1),赵晗萍(2),岳耀杰(3) | | 三等奖 | 2017 | 1 |
27 | 全球30米地表覆盖遥感制图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 | 陈晋(2),曹鑫(5),陈学泓(10) |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| 二等奖 | 2017 | 2 |
28 | 牧场监测管理数字技术研究与应用 | 陈晋(4),曹鑫(10) | 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 | 一等奖 | 2017 | 2 |
29 | 多源自主卫星叶面积指数一体化反演技术与多区域应用 | 屈永华(2) | 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 | 二等奖 | 2017 | 2 |
30 | 低渗-致密砂岩储层综合表征技术及开发实践 | 张金亮(2) |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 | 三等奖 | 2017 | 2 |
31 | 西藏高寒草地合理放牧与保护关键技术及应用 | 刘颖慧(6),朱文泉(7) | 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 | 一等奖 | 2017 | 3 |
32 | 自然灾害遥感动态监测与评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| 潘耀忠(4),朱秀芳(7) | 测绘科技进步奖 | 一等奖 | 2017 | 3 |
33 | 珠江流域骨干水库—闸泵群综合调度关键技术研究 | 张强(4) |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 | 一等奖 | 2017 | 4 |
34 | 我国主要农作物生长信息监测与综合评价技术 | 孙睿(10) | 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| 二等奖 | 2017 | 7 |
35 | 银川滨河新区旅游总体规划 | 宋金平(1) | 国家旅游局优秀研究成果奖 | 优秀奖 | 2017 |
|
36 | 服务于土地利用/土地覆盖变化检测的遥感方法研究 | 陈晋(1),陈学鸿(2),曹鑫(4),崔喜红(5) |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| 三等奖 | 2016 | 1 |
37 | 模型云工厂的建造和应用 | 张立强(6) |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科学技术进步奖) | 二等奖 | 2016 | 1 |
38 | 地物目标识别与三维建模的方法 | 张立强(1),肖志强(4),刘素红(5) | 测绘科技进步奖 | 一等奖 | 2016 | 1 |
39 | 干旱灾害监测与风险评估系统平台 | 武建军(1) |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奖 | 银奖 | 2016 | 1 |
40 | 2014北京市郊区土地利用消长变化监测研究报告 | 刘慧平(4) |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科学技术奖 | 二等奖 | 2016 | 2 |
41 | 中国土壤侵蚀地图集 | 谢云(5),殷水清(11) | 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 | 银奖 | 2016 | 3 |
42 | 变化环境下气象水文预报关键技术 | 段青云(4) |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 | 一等奖 | 2016 | 4 |
43 |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多维多尺度贫困精准识别与应用示范 | 陈云浩(3) | 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 | 一等奖 | 2016 |
|
44 | 半干旱区集雨保水与植被生态适应机制 | 李小雁(1),史培军(3),马育军(4),高尚玉(6) |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自然科学奖) | 二等奖 | 2015 | 1 |
45 | 快速城镇化地区土地利用转型与优化配置研究 | 刘彦随(1),宋金平(3),姜广辉(8) |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| 二等奖 | 2015 | 1 |
46 | 中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统计遥感测量业务系统 | 潘耀忠(1),张锦水(2),朱秀芳(3),朱文泉(4) | 测绘科技进步奖 | 一等奖 | 2015 | 1 |
47 | 全球30米多地表覆盖遥感制图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制 | 陈晋(2),曹鑫(6),陈学泓(16) | 测绘科技进步奖 | 特等奖 | 2015 | 2 |
48 | 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国土空间优化模式与政策研究 | 梁进社(2),戴特奇(4),张华(5) |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研究成果奖 | 三等奖 | 2015 | 2 |
49 | 陆地表面温度热红外遥感反演机理与方法研究 | 阎广建(5) |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| 三等奖 | 2015 | 2 |
50 |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调控关键技术研究 | 武建军(7) |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 | 一等奖 | 2015 | 7 |
51 | 城市湿地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理论创新 | 陈云浩(1),蒋卫国(2),李京(6),李晓兵(7) |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 | 二等奖 | 2014 | 1 |
52 |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的地表地物建模与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 | 张立强(1),肖志强(5) |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自然科学奖) | 二等奖 | 2014 | 1 |
53 | 复杂空间数据智能处理与建模的理论与方法 | 张立强(1) |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 | 创新奖一等奖 | 2014 | 1 |
54 |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践 | 何春阳(3),徐伟(5) |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| 二等奖 | 2014 | 2 |
55 | 北京市产业布局与功能区划统筹研究 | 梁进社(4) | 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 | 三等奖 | 2014 | 2 |
56 | 青海湖周沙漠化综合防治研究与试验示范 | 鲁瑞洁(3) | 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| 二等奖 | 2014 | 2 |
57 | 西藏高原缺资料地区HIMS水文过程模拟及突发性山洪风险预警研究 | 刘慧平(8) | 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 | 二等奖 | 2014 | 3 |
58 | 市县级土地整治规划方法与实践 | 姜广辉(6) |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| 二等奖 | 2014 |
|